重庆江津变“输血”为“造血”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变“输血”为“造血” ——何埂镇脱贫攻坚有动力 本报记者 钟 梅 *月**日,对于家住何埂镇丰乐村高家沟村民小组的孔德荣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因为这天,******负责人给他家送来了价值****多元的一头仔猪。 看着赶进猪圈的猪崽,孔德荣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让它先适应环境,少喂点猪食。”看到仔猪进圈后, ******负责人不时叮嘱孔德荣。 孔德荣是何埂镇****年的档外贫困户,****年的建卡贫困户。****年,他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不能外出务工。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也在附近打点零工。妻子在家务农,大女儿在重庆工商大学读大四,二女儿上初三,三女儿上初二,均享受了爱心午餐。去年,何埂镇政府帮助他家修建了养鸡棚,解决了养殖场所的问题。今年,镇政府安排其妻子到丰乐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不知何原因,孔德荣妻子没有去。 为让孔德荣家不返贫,日子越来越好,在镇政府的协调帮助下,辖区养猪企业给他送去了猪崽。 当天,和孔德荣一样得到企业爱心帮扶的还有狮子村大石包村民小组的视力一级残疾人赵招群、科名村的建卡贫困户尧华明。 何埂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给*家贫困户送去价值****元猪崽******。该公司****年入驻何埂镇,目前主要是以仔猪销售为主,存栏母猪***头左右,商品猪****头左右,公司曾被永川区评为区级龙头企业,被重庆市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公司出栏的仔猪及商品育肥猪主要销往永川、合川、江津、铜梁等重庆各区县,客户口碑良好。******负责人表示,除了给贫困户送猪仔外,企业还给他们提供后续的养猪技术支持。如果出栏肥猪时遇到市场不紧气,企业将以保底价收购,确保农户的肥猪销售无忧。下一步,公司还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帮助建卡贫困户脱贫,带动普通户增收,******加农户代养模式,共同发展。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何埂镇自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便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优势,积极帮助建卡贫困户发展养殖,变“输血”救助为“造血”帮扶,利用琪金脱贫奖励基金等多途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全镇建卡贫困户已实现稳定脱贫**户共***人、脱贫享受政策***户***人。今年,何埂镇还将计划实现全镇剩余的建卡贫困户**户共**人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