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民间工程队”为家禽“盖新家”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笔者走进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柏油马路、一盏盏漂亮明亮的节能路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处处充满朴实纯净的自然气息。据了解,该村不仅有“颜值”,还有“内涵”。县公路管理分局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闲置的**亩土地种上了时令果蔬,为村集体增收*万余元。不仅如此,工作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动员群众一起为搭建家禽圈舍想办法、出力气,很多村民送来了自家闲置的砖头、木料,临时组建了“民间工程队”,干部群众齐出力,一座预算*万多元、面积***多平米的禽圈最终只花费了*千多元就完成了。团结镇孔畔村人均耕地少,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挣钱,希望靠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相对殷实,但同时该村也是出了名的难管理村之一,没有集体经济。没钱办事,导致很多工作在村里推行比较难、比较慢,村民都自顾谋划生计无暇顾及村级发展,给基层党组织带来了很多困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该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同心协心,把村级事务一项一项的理清、理顺,找准存在问题的症结。****年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述职评议会,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带头反思深刻检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问题症结所在,通过走访入户推心置腹、遇到村民有事无私相助,着力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一步一步争得理解,赢得民心,村民们也慢慢地参与到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发展振兴当中。孔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卓宪民说:“今年我们将和村民一起努力,引进****只鹅苗进行养殖,预计可增收*万元,同时在村民流转土地上种植鲜食玉米***亩,预计可收入**万元。我们村集体的发展凝聚了村民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没有村民的支持,这些工作我们做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我会更用心去做,不辜负村民的期望。”“做好群众工作,我们不仅要进农门、听民情、知民意,还要用心解民忧、帮民富,做到群众党员亲如一家,这样我们在各项工作中才能很好地发动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推动村里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才能以为民服务“软实力”筑牢基层组织基础。”该村第一书记邓剑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