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兰大研究团队发现青藏高原最早古人类活动证据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该研究成果将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活动时间从*万年前推至**万年前。该考古团队对上世纪**年代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夏河县甘加盆地白石崖溶洞的一块人类下颌骨化石进行了研究,检测结果显示这块化石形成于至少距今**万年前,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已有研究显示,现代智人于距今*万年至*万年到达青藏高原。此次新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可能携带了适应高寒缺氧环境基因的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已先于现代智人来到青藏高原,且在第四纪最大冰期时已成功生活在这一寒冷缺氧的高海拔区域。这一成果不仅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万年推早至距今**万年,而且为进一步揭示现代藏族和夏尔巴人群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来源提供了新线索。陈发虎院士于上世纪**年代中期组建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自****年起,该团队开始对夏河人化石及其发现地进行研究,在化石出土地甘加盆地进行了近**年的考古调查,不仅新发现两处旷野型旧石器遗址,而且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白石崖溶洞开展了正式考古发掘,发现大批可能与该化石共存的文化遗存,为进一步研究夏河丹尼索瓦人的文化内涵、行为特征和高海拔环境适应策略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材料。此次发表的研究成果,陈发虎院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团队主要成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张东菊为共同通讯作者。(记者李欣瑶)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