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天水晚报】武山莴笋大量上市_今日要闻_新闻中心_中国·武山_武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进入*月后,我市本地蔬菜大量上市。*月*日,记者一行走进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流域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郭庄村时看到,一座座设施蔬菜大棚里人来人往,笑语不断,菜农正忙着采收莴笋,一捆捆莴笋从大棚里转运上产业路边的农用三轮车,再陆续装到大卡车上发往外地。莴笋喜遇丰收年金刚寺村菜农康小波今年在大棚里种有*亩莴笋,看上去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康小波一边卖力挖莴笋一边对记者说:“今年春季雨水较多,导致莴笋比往年迟上市了**天左右。不过,从今天挖出来的莴笋个头来看是个丰收年,一分地产***公斤,一亩地能产****公斤,产量也与去年持平。”康小波如是说。“每年到了莴笋上市时,紧靠家中的一两个劳力是没办法将莴笋从地里全部搬运出来的,必须临时雇零散务工的人来帮忙挖莴笋,工钱每年都在小幅上涨中,今年每年的费用在**~***元间。”赵家村王军喜将自家莴笋从地里用三轮车拉到郭家庄村村口,乘着等大车装莴笋的功夫对记者这样说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大棚莴笋上市半月有余,与往年一样,由当地蔬菜经销商到田间地头来收购,菜农不用担心莴笋销售。价格低迷菜农犯愁今年,受天气影响,莴笋上市时间有所推迟,但菜农们瞧着自家大棚里的莴笋喜获丰收,脸上依旧不自觉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不过,让大南河流域一带的菜农没想到的是,今年蔬菜经销商收购莴笋的价格十分低迷,每公斤不到*元。“真的是空欢喜一场。”王军喜一边往大车上搬运莴笋,一边无奈地向记者说:“我家莴笋按每公斤*.*元出售了。莴笋到了上市时节,即使价格不行也还是要赶紧出手,不然莴笋长得太大、太粗就没有人愿意收购了。”“近年来,莴笋种植成本在持续增高,不论是化肥、农药还是人工费用都有所上涨。一亩地莴笋从下地到上市成本在****元左右,就目前的行情来说,白辛苦了一场。”郭家庄村杨明说。蔬菜经销商郭碎成在当地从事蔬菜经销工作已有**多年了,谈起今年莴笋的行情,他说:“今年市场行情不如往年,往年陕西莴笋下市时,正好是武山莴笋上市的时节。而今年,武山莴笋上市了,但陕西一带的莴笋还没有下市,导致武山莴笋销售量不如往年。这两天,常年合作的外地客商需要莴笋的数量明显不如往年,装的大车除了莴笋还有菜瓜、包菜等各类蔬菜,而往年这些客商都是一整车装满莴笋。“今年莴笋价格虽然低于往年,但菜农不用愁销路问题。等到*月中旬左右,不论是大棚还是露天莴笋,都会全部售罄。”郭碎成说。特色产业助菜农增收洛门镇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洛门镇大南河流域涉及**个行政村*.*万人,总耕地面积*.*万亩,其中川地*.*万亩,山地*.*万亩。该流域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是武山县设施蔬菜的发祥地。近年来,洛门镇突出区域特色,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全力打造以蒜苗、莴笋、豆角等为主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多亩,产量*.*万吨,已成为全县重要的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生产基地。谈到蔬菜种植,工作人员说:“目前,我们已建成了以河谷川区文寺、郭庄等村为核心示范基地的蒜苗、莴笋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多亩,亩收入*万元以上。持续扶持高原夏菜种植,通过提供架杆、地膜、肥料和技术,在以西梁山区贫困片带为核心的“菜—粮—油”两年三熟高效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发展种植架豆王、菜瓜等近万亩,平均亩产值****元,高原夏菜种植已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蔬菜产业实现了山川并进、规模发展的格局。同时,通过抢抓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实施设施蔬菜大棚改造提质增效工程的同时,配套建设便利的产业路网渠系**公里,推动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另外,依托农业高新园区高产、高效、示范引领作用,******、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金鑫冷链仓储物流等龙头企业,提升蔬菜贮运、加工效率,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全力培育拓展“品种引进—示范推广—规模种植—库存保鲜—加工包装—组织营销”的蔬菜产业服务环境,组织培训群众提高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延伸蔬菜产业链。”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明年和后年,武山县将力争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产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发展局面,实现“河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建成“产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魅力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