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罗坝镇 | 响鼓重锤 拆治结合 标本兼治——罗坝镇纵深推进拆危治乱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罗坝镇把拆危治乱作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创新工作方法、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有计划、分阶段、持续全面推进了农村危旧房及残垣断壁拆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月*日全镇共拆除各类危旧房***户****间,拆除残垣断壁***处****米,清理垃圾**.*吨,复耕土地**.**亩,初步打造并治理成型节点式小菜园**块,小广场、小花园**处。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罗坝镇党委、政府把拆危治乱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拆危治乱工作领导小组,按党政领导分工,建立领导分片包抓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深入各村,对危旧房和残垣断壁进行详细摸底,建立了《总量台账》,由驻村干部指导绘制成“作战草图”,用不同符号标注,既明确工作任务,又为拆除后的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搭建了初步构架。二是加大宣传引导,形成工作合力面对部分群众的抵触情绪,镇村两级干部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发放宣传单、张贴“一公告三倡议”(即:“关于督促限期将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公告”“集中拆除空置危旧房屋及残毁矮墙的倡议书”“在拆危治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号召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拆危治乱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议书”)及入户走访、与群众交流谈心的方式,动员党员主动拆危做榜样,号召干部亲属积极拆危做示范,打消群众的种种敌对顾虑和观念束缚,逐村逐户编制拆除整治方案,将拆除治理的情况按照拆除治理前、中、后分期建立台账,附注图片,形成拆除治乱进度台账和成效对比图,树立在原地,让群众从出行的方便度、生产生活的宽敞度以及感观上的舒适度等方面自我感觉、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形成视觉上的明显对比,有力有效地将“拆危治乱”在全镇全面推开。三是坚持通报评比制度,确保拆危成效建立日通报和周评比制度,促进各村拆危治乱进度。镇“拆危除旧”工作办公室结合各村危旧颓垣总量和每天拆除清理进度,每周特设“拆危治乱”工作“红黑榜”,在全镇范围公开。“红榜”公布的村属每周先进村,引导其他各村学思践悟,再接再厉;“黑榜”公布的村属每周“拆危治乱”后进村,激励该村知耻奋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潮和分工有序、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应拆尽拆与标志标识相结合,确保不留一处死角,尤其在拆除后的治理上重点做以下几方面尝试:一是注重由平面向立体扩展:结合当地群众普通存在利用乱石堆护耕地、带刺柴草护院等生活习性,综合考虑实际,我们决定组织专人利用枊条、竹条和拆弃的椽头,编制成条块结合的篱笆墙,即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也保留住了田原风格,实现由平面向立体的综合治理;二是注重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继续坚持拆除一处,综合治理一处的原则,清理干净所有的建筑垃圾后,坚持复耕,让“核桃园”“乌龙头园”“香椿园”等小菜园遍布在各村房前屋后,让临时垃圾点变成“小公园”,让群众争抢圈占的公共场所变成一个个“小广场”;三是注重由单一向多维拓展:我们尝试将治理成效有序延伸并向沿河非贫困村拓展,重点以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建筑垃圾为主,在整体面貌改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理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