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红十字会开展器官遗体捐献宣传进社区活动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全市***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器官,其中***人实现遗体捐献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面对生命的流逝,选择了一种最有意义的归宿,让生命以特殊方式延续。我们要铭记那些打开人体奥秘大门的无言良师,永远怀念和感激他们。”在*月*日市红十字会举办的红十字进社区活动上,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廖劲如是对记者说。 当天的活动现场,市红十字会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器官遗体捐献宣传咨询点前有大批的咨询者,大家似乎对“器官遗体捐献”并不忌讳。不少人向工作人员询问捐献程序,现场便有数十人进行了捐献登记。 **岁的兰玉琴在活动现场格外忙碌,她不停招呼着自己的好友们在咨询台签字做初步登记。据兰玉琴讲,她是东方电机的退休职工,人生几十年,她见过太多的孝与不孝、死与不敢死的人间故事,这也让她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今天来现场的很多就是我朋友,是我告诉大家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事情。”据介绍,兰玉琴已经发动身边数十个好友进行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在她居住的东电第三生活区内,也已经有超过**位志愿者进行了捐献登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众可能对遗体器官捐献有一些误会,认为只要登记了就必须捐献。“这的确是个天大的‘误会’。公民从登记到实现捐献要经历很长的过程。参与登记只是表明了自己加入志愿者团队的意愿,表示愿意在自己身后由直系亲属或配偶帮助实现愿望。真正实现捐献需要直系亲属或配偶的签字确认。期间,登记者可以因为疾病或态度变化等客观、主观原因退出志愿者行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赵峻解释道。 我国遗体捐献开展较晚,据了解,我国医学院校的解剖课平均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才能用上一具遗体,极大地阻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在中国,每年有**万人在生死边缘排队等候器官移植,只有不到*万人能通过器官移植获得新生。据介绍,自****年市红十字会负责接受志愿捐献遗体工作以来,截至今年*月底,全市已累计有***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器官,其中***人实现了遗体捐献。 廖劲呼吁大家,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正确对待疾病和死亡。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在离开人世后进行遗体捐献,这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延续。(记者徐皓)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