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哈尼族第31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新闻奖揭晓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日期:****-**-**】 【来源:大理日报】本报讯(记者 施贵兴) *月**日至**日,中国报业协会少数民族地区报业分会“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社长总编红河行”暨新闻奖评选活动在我省红河州举行。活动评选出第**届(****年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新闻奖,本报选送参评的**件作品有**件获奖,其中一等奖*件、二等奖*件、三等奖*件。 本报参评作品获得一等奖的是:通讯《张炜:历时*年拍摄***种野生鸟》(作者 辛向东);获得二等奖的是:消息《大理市洱滨村部分房屋顺利“开拆”》(作者 张红梅、邹玲艳)、《大理市强制拆除**家非煤矿山设施》(作者 王淑云),通讯《宾川新庄“红军村”的幸福“石榴籽”》(作者 杨磊)、《“好日子,我们一起过”》(作者 杨福军),评论《别让“脱靶”的问责伤了干部心》(作者甄旭雷),文艺评论《山路崎岖 且听歌吟》(作者 纳张元);获得三等奖的是:消息《大型原创白剧数西调轰动北京大舞台》(作者 赵子忠)、《**月洱海水质实现Ⅱ类》(作者 吴开睿)、《用蓝绿红为洱海划上“保护圈”》(作者 张红梅),系列报道《“游云南”APP大理州运营情况系列报道》(作者 杨艳玲),评论《保护洱海 刻不容缓——一论坚决打好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作者张红梅),散文《梦里依稀兰花香》(作者 安建雄)。 活动中,来自中国报业协会少数民族地区报业分会的**家会员单位**余位社长、总编及代表,还就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发展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对红河州工业发展、对外开放、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进行了参观采访。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