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爱国情 奋斗者】奋斗来的幸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你好,请问要吃点什么,我们店里有四川特色小面、馄饨、凉拌小菜,还有美味的烧烤。”*月**日,红星四场十一连职工周杨和妻子孙金平正拿着菜单、端着盘子在小店里忙活着。开店*年多的时间里,每晚慕名而来的客人将小店挤得水泄不通。周杨是十一连的职工,同时也是这家“川蜀小面”特色小吃店的老板。他虽然其貌不扬,但嘴角始终挂着微笑。“可能是经常招呼顾客养成的一种职业习惯吧!”他说。周杨出生于****年,四川仁寿县人。初中刚毕业,就随父母一路西行来到新疆,扎根在了红星四场十一连这片土地上。因家境贫寒,懂事的他没有继续读书,而是选择了跟随父母种棉花。受父母的影响,周杨从小就喜欢围着灶台帮父母搭手做饭,虽然生活拮据,做饭的食材也不如现在丰富,但周杨就是喜欢琢磨如何把简单的饭菜做得美味。因为有这个爱好,成年后的周杨就萌生了自己开小吃店的想法。当周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还取笑他做白日梦。想开店,钱从哪里来?是啊,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在红星四场十一连开一家小店是真的不易。但周杨一直坚信,勤劳能够致富,勤劳能够圆梦。文化程度虽不高,但周杨有一股不服输、想干事的劲头。想开一家小吃店,首先就得解决资金的问题。****年,周杨打听到在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的一家矿厂开铲车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元,但就是离家远,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得知此事的周杨认定这是一个可以圆梦的工作机会。****年,团场大力倡导职工群众多元增收。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周杨积极响应团场号召,花了****多元报名学习铲车驾驶技术,并顺利考取了铲车驾驶证。****年至****年间,周杨奔波于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淖毛湖农场等周边的戈壁矿厂开铲车挣钱。奋斗了*年,周杨挣到了可以让自己圆梦的启动资金。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周杨和妻子选择在红星四场十一连商业繁华地段以每年*万元的租金租了一间约**平方米的商铺,取名“川蜀小面”。****年*月*日,在这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川蜀小面”正式开张了。正如夫妻俩所愿,小店开张后,每天来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夸赞他们的手艺好。特色小面、馄饨、凉拌小菜,现烤的羊肉串、罗非鱼、馕饼等美食,深受顾客青睐。一传十,十传百。“川蜀小面”在团场渐渐地打出了名气。大家都慕名而来,小店的生意也红红火火,每天都有****多元的进账。经营了*年多的时间,周杨始终本着诚信经营、周到服务的原则,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今年*月,春节刚过,周杨和妻子拿出**万元在团场安置小区买了*套**平方米的商铺。终于,周杨有了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店。周杨说:“**岁,正值青春干事创业的大好时光,作为一名青年,我要在团场提供的和谐稳定大环境中带头干事创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周扬的故事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查玲)